新闻报道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心动态 >> 新闻报道 >> 正文

天津大学周凯歌教授应邀来我院进行学术交流

2021年05月24日 17:00  

2021年5月20日下午,应我院徐华教授邀请,天津大学周凯歌教授在致知楼2313会议室为广大师生作了题为“基于二维材料的智能膜设计”的学术报告。我院徐华教授,化学与化工学院刘凯强研究员出席了本次报告会,我院及化学与化工学院相关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到场聆听了本次报告,会议由徐华教授主持。

       报告开始前,徐华教授对主讲嘉宾作了简要介绍。报告会上,周凯歌教授以二维材料智能膜的设计为主题,以弹道输运模型为背景,通过对材料开发宏量的通用制备方法,构筑德布罗意波长精度的界面自组装实现对水分子弹道输运的精确操控。围绕构筑可控层状有序结构操纵弹道输运这一目标,周凯歌教授对其团队近几年来关于水分子在亚纳米孔道中可控运输的相关研究工作展开了介绍。首先,介绍了二维材料的通用合成方法,并引入其团队所采用Liquid-phase exfoliation的方法以获得大面积的二维材料薄膜。然后通过确保原子级平整的接触界面,构筑德布罗意波长精度的界面组装,并利用范德华作用测量层间距从而能够迅速识别满足德布罗意波长精度的界面组装。此外,以氧化石墨烯为例,向在座师生展示了水分子的二维弹道输运,发现通过改变通道尺寸无法显著调控水分子传输速率,从而转换研究策略,采用电场诱导的质子转移方法,通过调控水分子传输模式从弹道输运向克努森扩散转化,实现了对水分子弹道输运的精确、可逆操控。

       报告结束后,周凯歌教授与在座师生就其报告中弹道输运的模型选择、二维智能膜的合成制备方法以及调控不同电压下水分子的输运速率等学术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并对老师和学生们所提出的问题做了一一解答。

周凯歌教授简介:天津大学教授,英国皇家学会牛顿学者。于2007年与2012年分别获得兰州大学学士及理学博士学位。2013年至2019年,加入曼彻斯特大学诺贝尔奖得主 Geim 和Novoselov 教授领军的国家石墨烯研究中心开展二维薄膜方面的研究工作。2019年加入天津大学分子+研究院。近5年来研究工作主要聚焦于研究二维薄膜中的物质传输和转化行为。原创性地设计和发展了多种具有电响应和光化学响应的二维智能薄膜,成功实现了物质在薄膜中的可控传输及转化,建立了理论研究方法和质量监控体系,为其在化工、环保及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基础。近五年来发表SCI论文12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在Nature、ACS Nano、Small等重要期刊上发表7篇。成果多次被Science、Nature Energy、Nano Lett.、Chemistry World、Wiley Materials Views CHINA等学术期刊和科学媒体作为突破性科学进展引用和报道。累计引用2117次,单篇最高引用达589次(Google Scholar)。先后在Small及Prog. Cryst. Growth Charact. Mater.上撰写综述,总结二维薄膜光学表征技术方面的阶段性成果。先后参与Wiley出版社的 Kirk-Othmer Encyclopedia化工百科全书及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 出版社的 Graphene-based Membranes for Mass Transport Applications 的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