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心动态 >> 新闻报道 >> 正文

学院师生赴延安红色革命根据地开展“师生学党史:见初心、抓落实、促进步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2021年08月06日 17:08  

近日,为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提高院师生“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思想自觉,使师生党员从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中得到鼓舞,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砥砺品格、坚定信念、凝聚力量,增强师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学院成立了功能陶瓷材料及器件研究室、液晶及功能高分子材料研究室师生临时党支部,赴延安开展“师生学党史:见初心、抓落实、促进步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暨陕西师范大学材料与化学博硕士研究生学术论坛”。


7月26日晚,全体学员观摩学习了党史情境教育课——《延安保育院》,亲身感受延安时期革命先烈们为养育和保护革命后代所展现的人性光辉、牺牲精神和大爱情怀。

7月27日,全体学员来到宝塔山,在先辈们曾经战斗生活过的地方庄严宣誓,重温入党誓词。“几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五十年代贺敬之的一首《回延安》,抒发了老一代革命人的炽热情怀,让大家不免想起“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那段光荣的历史岁月。随后,学员们参观了杨家岭革命旧址、延安革命纪念馆和王家坪革命旧址。当大家怀着敬仰的心情走进延安革命纪念馆时,被馆中收藏的照片、文字和实物等吸引,仿佛又回到了当年毛主席领导人民抗战的场景,在艰难困苦中一步步带领着人民走向胜利。在王家坪革命旧址组织的《父子情深》现场教学活动中,学员们被毛泽东与苏联学成归来的大儿子毛岸英一次不寻常的谈话深深打动,对植根于劳苦大众中的无私奉献、坚忍不拔的延安精神肃然起敬。学员们表示不仅要铭记革命历史,不忘初心,更要学习老一辈革命家的红色精神,并将其传承和发扬开来。

7月28日,学员们参观了枣园革命旧址与梁家河,感受从枣园到梁家河,为人民服务精神的历史传承。在枣园革命旧址,大家聆听了现场教学《白求恩精神》,从博学、敬业、奉献、信仰等角度深入了解白求恩放弃舒适安逸的生活,将热血和生命奉献给中国抗日战争的人生选择和感人经历,同时为白求恩同志作为一个国际共产主义战士所具有的伟大精神和崇高信仰深深震撼。在梁家河,学员们追寻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参观了知青井、铁业社、沼气池、知青旧居等,《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中的一段段文字如今变成一幕幕真实的画面,让每一位学员深受教育。梁家河的七年让习近平总书记从一个懵懂少年成长为一个有志青年,从一名普通群众成长为一名为村民干实事、干好事的党员干部,也让全体学员感受到青年习近平的坚定信仰和人民情怀。青年时期是形成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时期,如何帮助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引发了学员们的审慎思考。

7月29日为加强学科融合,提升师生创新能力,在延安大学泽东干部学院第二会议室召开了陕西师范大学材料与化学博硕士研究生学术论坛。会议分别由张伟强副教授、晁小练教授、俞斌勋教授和顾全副教授主持,延安大学高子伟校长、付峰副校长出席会议,延安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和石油工程与环境工程学院部分师生以及陕西师范大学全体学员参加会议。从无机到有机,从材料合成到化学催化,师生们积极提问,踊跃发言。

延安精神是实事求是的精神,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是艰苦奋斗的精神。经过近4天紧张的学习、参观和交流,全体学员重走延安路,学习延安精神,系统深入了解了我党在延安发展的历史,认真深刻地进行了一次思想的洗礼。延安精神是党的传家宝,我们要继续践行延安精神,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脚踏实地、艰苦奋斗地进行科学研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