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心动态 >> 新闻报道 >> 正文

【天工论坛丨80周年校庆系列报告】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举办光催化青年学者学术论坛

2024年11月14日 12:00  

2024年11月10日上午,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光催化青年学者学术论坛在致知楼2313报告厅举办,论坛邀请4位青年学者作学术报告,闫俊青教授主持。

延边大学韩洪宪教授作了题为 “人工光合成太阳能燃料及其它” 的报告,他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工光合成太阳能燃料,包括光催化、光电催化、电催化分解水及机理的研究。报告中,韩洪宪教授介绍了四个方面内容,包括发展新型的可见光吸收的半导体光催化剂、光生电荷的有效分离和转移机理研究、PEM电解水中可取代IrO2的酸稳定OER催化剂的研究及光电催化耦合太阳能燃料和有机化学品合成的科学基础。

大连海事大学的宗旭教授作了题为 “有机-无机钙钛矿电荷传输调控太阳燃料合成研究” 的报告,其带领的 “船舶洁净能源” 团队致力于可再生能源制氢、CO₂资源化转化及船舶污染物治理等方面的研究。报告中,宗旭教授以有机-无机钙钛矿半导体材料为例,介绍了团队在利用该类材料进行太阳燃料合成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光生电荷传输调控策略,包括引入外源电荷传输媒介促进光生电荷分离、传输;调控钙钛矿维度提升光生电荷分离、传输;钝化钙钛矿表面缺陷及优化表面催化活性位点促进电荷分离、传输及表面催化。

南开大学陈闪山研究员作了题为 “宽光谱响应光催化全分解水体系的构筑” 的报告。光催化全分解水制氢是一种利用太阳能制 “绿氢” 的路线,意义重大但面临诸多挑战,陈闪山研究员从宽光谱响应光催化半导体的制备、高效电荷分离与催化转化三个角度出发,结合若干宽光谱响应半导体体系,深入剖析了光催化全分解水反应实现的关键,以及在此基础上如何构筑高效光催化过程。

福州大张贵刚教授作了题为 “高结晶氮化碳可控合成及光催化全分解水制氢研究” 的报告。氮化碳是近年来新发展的聚合物半导体光催化剂,但其聚合度较低、结构缺陷密度高、光生电荷易复合导致光催化效率低。报告中,张贵刚教授主要介绍了其通过对氮化碳热聚合过程进行理性调控,采用具有低共点的无机熔盐作为反应媒介,将固态反应介质部分转化为液态或半液态,提高了聚合度,降低缺陷态密度,加快光生电荷转移效率,制得系列新型高结晶氮化碳光催化剂,从而提高了光催化分解水量子效率。

      本次青年学者学术论坛的举办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与顶尖学者交流的平台,促进了学术思想的碰撞和学科的发展,有助于推动材料学科领域发展。

撰稿:焦子健   审核:刘治科 董芬芬